根據你的問題解答如下, 【法律意見】一、
欠條的格式與注意事項比照民事法律關系的三要件(主體、客體、內容),出具欠條時應當注意如下事項:要將債權、
債務關系的主體表達清楚,即誰是
債權人誰是
債務人(注意“借”詞的歧意)要明確自然人為主體時,應核對其
身份證上姓名,條件許可時應在欠條上抄錄居民身份證號法人單位為主體時,應蓋上單位公章。數額單位要明確,數額應用中文繁體字書寫,分比應明確百分比、千分比、萬分比。表達清楚,注意避免歧義。應將歸還日期明確,如有利息約定,應寫明,否則依法視為無利息,如有
違約金約定,應寫明。如有
擔保人,應注明擔保方式,并寫明擔保人。
4、一式兩份條據最好一式兩份,雙方各執一份,防止另一方做手腳。欠條中尤其要注明:員工與老板的名字(最好有身份證號碼),欠錢的事由,也就是
工資沒有發放,拖欠的工資數目,還款的時間。欠條的
訴訟時效期間中斷有三種法定事由:
1、。是指權利人向人民提訟,請求保護自己的民事權利。根據《最高人民關于審理民事案件適用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二條、十三條的規定,撤訴、申請仲裁、支付令等也會引訟時效的中斷。
2、請求。請求是指權利人直接要求義務人履行的意思表示。對于請求的事實,權利人負有舉證證明的責任。
3、承認。承認是指義務人向權利人承認權利存在并愿意履行義務的意思表示。承認原則上應由義務人本人或其有權
代理人向權利人本人或代理人作出,對第三人所作的愿意履行義務的表示,不發生
訴訟時效中斷的效果。承認的行使,可以是直接承認權利存在,愿意履行義務,也可以是能夠證明義務人所負義務的行為。對于有還款日期的欠條的訴訟時效期間的起算,根據《
民法總則》“向人民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3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應從約定還款最后一日的次日起計算,分批還款的分別計算。如果在還款日期滿3年內,有
證據證明債權人曾向債務人主張權利,即主張債權的,訴訟時效中斷,從主張之日訟時效重新計算3年。【法律依據】
勞動合同法 第八十五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勞動報酬低于當地
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準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或者國家規定及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
(二)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費
(四)解除或者
終止勞動合同,未依照本法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